前言
這本小冊子包括三個論題,表面看來,他們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關聯。第一個論題是有關一般性歷史性的內容,描述方濟會生活起源;接著是廣泛地討論貧窮的問題,通常,貧窮被認為是這新修會的主要特徵;第三個論題則接觸到現實的問題,因為它要質問方濟會身分認同的主要價值是什麼。
然而,還有這些論題是在不同的環境及日期所寫下的,明顯地,這些各具有不同含意的不同論題,再次地可以讓我們看出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紀的開始,一個將近有五十萬成員--包括平信友及修會人員,及如此龐大的方濟會大家庭,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它神恩的核心呢?而這些成員都是被召叫以合適他們自己樣式,並以不同的生活身分及方式而生活。
為了以有根據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有必要求助於過去或初創時期。一個概括性地去看歷史性的資料,可以明顯地指出,方濟及其同伴所經歷過的生活計畫,它不是一種具有規律要「完成」的行動作為及服務,而是一種以基督福音的要求及許諾為基礎的,以及按照不同的形式而給予不同階級的男女所提供及建議的生活方式。
在方濟會生活發展期間--尤其是在方濟去世之後,這個生活計畫逐漸地與同時代其他修會團體齊頭並進時,它演變成宣講組成的神職修會。為了確定它的根源及與其他修會團體的不同,小弟兄會堅決地強調徹底的貧窮,尤其是指物質與社會性的貧窮。這個重點在幾個世紀裡,已有過許多的爭論、熱情的維護及改革;初期方濟會士所生活過的貧窮觀點,面對現代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的結構,使它已經改變貧窮的可能性及實踐的方法。為這個緣故,無論是以聖經或是以社會的角度,有必要重新檢定今日對貧窮看法、定義等方向作思考。明顯地,我們不能忘記作為方濟會士的身分、它的歷史、實踐方法及過去有過的困難;這是我們在第二章要討論的,尤其注意到小弟兄的意向,這個觀點很直接,對那些願意了解福音貧窮及其對基督徒的價值者是有趣的。
最後一章,我們將要對具有如此長久歷史和史料以及傳承的方濟會的身分及認同,作全盤及整體的反省;我們要予以評論,且要看看它在福音服務中方濟會神恩的角色,也要在身分及認同的認識下,了解神修生活的中心--貧窮、弟兄友愛、以生活傳播福音的使命。
訂購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