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stiche web

     方濟經常回想起早期在曲河的弟兄友愛生活。在那些日子裡,弟兄們擁擠在一個看來簡直是污濁的地方裡;從夏天的炎熱,挨到秋天的潮溼;也自冬天的寒冷,挨到翌年春天時的細雨綿綿,牆和地板都滿是濕氣的季節,使得整個屋子都處在霉氣中的那段時光,而弟兄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但是,那是一個快樂的時光,在這唯一的避難所内,它是如此的擁擠,方濟只得在天花板上,以粉筆劃出界線,弟兄們就睡在這些紛筆記號之下;弟兄們擁擠一起,他們中有胖的,有瘦的,有高大的,也有矮小的。但是沒有人會在意,在他們當中,還有弟兄以睡在郊外雪地為樂,他們對納匝肋貧窮耶穌的愛有多大啊! 

     那是弟兄們與貧窮夫人婚姻的蜜月時期,他們也從未再能捕捉那些日子的生活了。每次提到了他稱為曲河的地方時,方濟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淚來。從未有過彼此相愛的人,會如同弟兄們生活在翁布里亞的天空下,彎曲河流邊的豬圈中的 彼此相親相愛的光榮蜜月生活更加美好。

     他們都了解這種蜜月生活不會長久的,但是,他們都希望能保持這種生活。事實並非如同所想的一樣,有愈來愈多的人參加了弟兄的生活,曲河的簡樸生活不再,一個更為穩定的組織生活也產生了。當這個錯綜複雜的生活,進入了樹林與田野的簡樸美妙的生活裡時,方濟看出來,弟兄們若要知道如何行事,有必要求助於教宗的智慧與指導。 

     方濟並非感覺到,為了他周圍人們所形成的新團體需要一些結構,而是因為他認為他的貧窮生活方式,需要有來自教會官方的認可;而且弟兄們也需要有教會的保護。有一些改革的團體和狂熱者,在當時仍漫遊閒逛於各城鎮,這些人也引領著一般老百姓,盲目地走向異端狂熱的死胡同中。方濟需要知道,他自己不屬於那些奇異的流浪群眾之一,因為這些異端的宣講並不是來自天主的啟發,而只是來自個人。為方濟來說,一個能確定他的根源是在教宗身上人格化的基督教會。 

     方濟對教宗的感覺是尊敬和敬畏,而非如同當時人們對教宗的權力和影響力所懷有的懼怕。方濟在教宗身上看見了可觸及的耶穌代表,他相信教宗是基督與人類之間的個人性聯結。為他來說,教宗的許可,就是基督證實了方濟自己解說的福音。 

     他現在需要前往羅馬;他需要路經翁布里亞鄉村的山谷,並直達伯鐸的城。在羅馬有依諾森三世,一位天主教會精明的領袖坐鎮。就如同當代每位基督徒所了解的,方濟知道,無論在你心裡的天主的聲音多清楚,如果沒有教會給予的證實,就一定沒有保證。羅馬教廷為第十三世紀的基督徒來說,它是精神或神修上的辨認者。 所以,方濟和少數的弟兄們,從曲河向著羅馬前進。

評論
* 電子郵件將不會發佈在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