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是守齋的時間,每一個星期五也是守齋日。在會規內聖方濟也加了多一些齋期:
「從諸聖節起至耶誕節日止,所有的弟兄應守齋。至於起自主顯節的一連四十天的齋期,是吾主以他的齋戒所祝聖過的,凡願守齋的人可邀主的祝福,凡不願守的人不加勉強。但是,延至耶穌復活節日為止的另一段齋期,則人人應守。其他時節,除了週五之外,他們沒有守齋的責任。但在明顯需要的情況下,弟兄們沒有責任守身體上的齋戒」。(會規3:5-9)
祈禱、守齋、施捨
方濟和中世紀的教會強調克苦;雖然我們有點不同,但是一到了四旬期,我們就被邀請祈禱、守齋和施捨。因此,守齋並不是單獨的,同時也有施捨和祈禱,三種善功彼此陪伴。它們也表達三種關係:我與天主的關係(祈禱);我與他人的關係(施捨);我與自我的關係(守齋)。可以說,四旬期藉著三個方式把各種關係整理好。 祈禱和施捨比較容易看到它們的作用:祈禱讓天主成為我們的救主和生命的泉源;施捨把愛德成為人生的目的;但是,對守齋我們沒有看到一個靈修方面的作用。有時,我們認為守齋是一種得到天主恩寵的克苦方法,或毅力的挑戰,或帶來肉身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空虛、曠野、缺少
當禁食時,我們會體驗到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我們的空虛感,發覺我內在的《空虛》。 因為我們太怕空虛感,我們花費不少時間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填補自己的空虛,我們利用各個忙碌或娛樂的機會,避免去想它。然而,守齋使我們接觸自己的空虛,也看到空虛感的根源。 為了描述這樣的體驗,聖經提供給我們一個特別的詞:《曠野》;這是最空曠的地方,也提醒我們自己的空虛。所以,我們的悔改必須從曠野開始,我們需要進入內在生活,就是自己的曠野、空虛、沉默;我們要多聆聽自己的空虛感,也留在那邊一段時間。 撒殫想“協助”我們離開曠野,他不願意我們為了悔改,而使用我們的軟弱,體驗生命的《缺少》。怪不得,當耶穌在曠野四十天時,撒殫不想讓祂感到飢餓、空虛。
信德、十字架、聖人
接觸我們的空虛感,真是不容易的。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需要接觸不一樣的空虛;有時,我們可能缺乏友誼、或缺乏健康、或缺乏希望、或缺乏自由、或缺乏果實等。 在我們接觸和認同我們的《空虛》後,要做什麼?我們當在空虛的黑暗中擁有《信德》,因為在困境中信德就有幫助。那時,我們要宣認我們的信仰:當我軟弱時,我相信我很有能力;當我貧窮時,我相信我很強;當我犯罪時,我相信我有一個天上的父;當我失敗時,我相信我很成功。按聖詠記載:「雖然說:我已病苦萬分,但是我仍然抱有信心! 」。(詠116:10)
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信德。祂當感到最空虛的時候,大家捨棄了祂,也缺乏天主父的安慰,祂就知道《信德》的時刻到了,說:「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詠30)。這樣,耶穌告訴我們:信德會協助我們經過十字架恐怖的空虛。
《聖人》之中,我們能找到很多好榜樣,其中的一位是聖若望保錄二世。大家認識當教宗後的他,也承認他對教會大貢獻和他的美德。可是,我們忘記考慮他的聖召是怎麼成熟的。小的時候,他母親去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父親也過世了。他還年輕需要做決定,就非常缺乏家庭,發覺很大的空虛,但在那個關鍵的時間,他能信天主,走祂的路。後來,我們知道結果。
守齋會幫助我們聆聽自己的空虛,也開始依賴我們的主。因此,我們只要自問一個問題: 「我感覺到最缺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