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強調團體生活,兄弟姐妹的共融。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不能輕視友誼的角色和恩惠。好導師提醒:我們可以沒有或放棄好多東西,也可以缺乏親戚的關係,但是必須有朋友,我們在世上不能沒有衷心的朋友。
著名的德國哲學家--歌德(J.W. Goethe),在一次旅遊時,他到了一個大湖邊。他在那裡駐留了片刻,欣賞湖光山色的風景,安安靜靜享受夕陽西下的氣氛;突然,他傷心起來,驚呼:「真可惜!我沒有人可以分享」。
歌德表達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認為自給自足。個人主義的概念是我個人能得到自己所渴望的,通過工作、意志、努力、能力等…,我能給自己享受生活的所有條件。朋友呢?平時,我們想的:如我遇到困難,朋友提供一些支持、鼓勵與安慰。可是,事實上,朋友的角色超越需要的作用。衷心朋友主要給了我們分享的機會,圓滿生活的一部份。
耶穌也有自己的朋友,沒有選擇單獨的生活。祂沒有和若翰一樣在曠野裡生活;宗徒們一直都陪著祂,直到橄欖山---耶穌受難的開端。祂在大博爾山顯現的時候也帶著關係最密切的門徒:伯多祿、雅格和若望。我們也不能忘記,在十字架上,耶穌雖然孤獨地受苦,還是不缺有特殊關係的人:瑪利亞、婦女們和最喜愛的門徒。
主耶穌,在公開生活的時候,很多人去找祂,群眾常在祂左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但在那時,祂也不放棄友誼。在福音中三次了記載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與耶穌之間友好互動。因耶穌是真人,祂不怕讓大家看到自己有好朋友,與他們分享快樂和困難的時刻。怪不得,耶穌舉行兩個最後的晚餐:一個《最後的晚餐》是在聖週期間慶祝的;一個是逾越節六天之前,在伯達尼,跟三位朋友在一起。耶穌在最後的時期重視衷心朋友,需要他們,也享受他們的臨在。
聖人們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看聖方濟、聖佳蘭的生平,容易發現他們在團體內外的友誼關係。當然,友情是人與人間與生俱來的感情,很難解釋它是如何形成。但是,可以自問:我們怎麼維護友誼?怎麼能更好珍惜朋友?
首先,我們必須考慮到人格的多樣性,我們和朋友彼此之間也許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時候,我們在相似的人中選擇朋友,我們喜歡相似的人,符合我們期望的人。耶穌與我們不一樣:祂選擇了不同個性的人。伯達尼的瑪利亞、瑪爾大、拉匝祿,他們雖然生於同個家庭,但每一位個性都不相同。耶穌歡迎他們成為祂的朋友;同時,他們也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耶穌的友誼。
瑪利亞太內向,拉匝祿死了以後,她在家不知道能怎麼得到幫助或安慰;但瑪利亞也曾被耶穌讚美,因為她會聆聽祂,也朝拜祂。瑪爾大要求完美,太緊張,不能接受人的懶惰,為此耶穌勸告她。但,如果沒有瑪爾大,耶穌無法進入他們的家庭,接觸共融。拉匝祿沒有什麼特別的,耶穌只享受他的臨在,知道他去世了,耶穌為他而哭,也復活了他。是拉匝祿給耶穌機會顯示自己的大能。耶穌和聖人們,鼓勵我們維護人際關係,重視友誼。朋友會給我們更正確的眼光,也成為我們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