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禧年,教會邀請我們成為“希望的朝聖者”。在此時,有一位特殊的聖人,
方濟會大家庭中聖人眾多,他們在歷史上為不同時代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榜樣與鼓勵。
在方濟大家庭中,每年的1月30日是特別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我們紀念真福雷永明神父.....
方濟會士對天主教神學與實踐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在貧窮、慈善和社會正義領域亦然。
本《靈修圖》是方濟會靈修的指南或反思目錄,概述了方濟會生活中強調的關鍵原則和價值觀,
九月我去意大利中部的阿布魯佑大區(Abruzzo)的時候,有機會認識在方濟會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薛拉諾。
這幾日在準備10月3日聖方濟瞻禮的慶祝,不能不想起一個人,我們現任的教宗--方濟(拉丁文Franciscus)。他是首位名叫「方濟」的教宗;在教會的歷史--265位伯多祿繼任者,從來沒有一位敢選擇這個名號。
到現在為止,你可能懷疑我們怎麼可能徹底為主生活呢?一般來說,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由堅信天主開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祂留有一席之地。我們都必須各自努力,選擇想擁有的,同樣,每個人也都各自有該「放手」的。但一開始可能意味著放下我們用來填滿生活空間的聲音。
貧窮恩典在聖佳蘭仍然非常年輕時就開始運作,她對有需要的人表現出了同情心,輕忽自己的財富並把它分送給窮人。很快地她感覺這還不夠,她必須真正是貧窮的。
8月11日教會慶祝《聖佳蘭》的慶日;對我們方濟會大家庭聖佳蘭是個很重要的聖人。 但我們認識聖佳蘭有多少?我們對她有沒有一個完全的了解? 除了資料的參考外,我們缺乏一個體驗;
8月2日是方濟會的《寶尊天使之后聖母》慶日;那天可得到馳名的全大赦恩典,也被稱為「亞西西的寬恕」。雖然全大赦是為了所有教友,但對我們方濟會的會士,這慶日含有特殊的意義。
聖安多尼在世界上是眾所知的聖人,他也是眾多的教堂、會院、仁慈機構的主保;在好多教堂內容易看到他的雕像或聖象。通常教友因他的奇跡,而認識他,這就是為什麼他被稱為《奇跡締造者》。